小兒科.Parenting | 一站式育嬰.懷孕.講座.成長.健康資訊
  • 主頁
  • 大富翁
  • 博客
  • News
    • Vision and Mission
    • Privacy
  • Play
  • Doctor
  • Special Topic
    • BB發燒 >
      • Guide
      • 醫管局點評發燒
      • 為何發燒燒不停
      • BB發燒唔退點算好
      • 發燒應否食藥及應對方法
      • 判斷發燒病情嚴重要素
      • 發燒溫度表
      • Disclaimer
      • 發燒小冊子 (仁安醫院)
      • 專家話焗汗敷冰退唔到燒
  • Video Channel
    • 二十四孝
  • Link
    • 醫訊站
    • hkkids
    • 親子易點明
    • 嵐 . 手記
    • tagcloud-generator
    • Babynews 親子雜誌
    • 幼兒護理資料庫
  • E SOCIAL WORKER
  • Child Health
  • School
  • 主頁
  • 大富翁
  • 博客
  • News
    • Vision and Mission
    • Privacy
  • Play
  • Doctor
  • Special Topic
    • BB發燒 >
      • Guide
      • 醫管局點評發燒
      • 為何發燒燒不停
      • BB發燒唔退點算好
      • 發燒應否食藥及應對方法
      • 判斷發燒病情嚴重要素
      • 發燒溫度表
      • Disclaimer
      • 發燒小冊子 (仁安醫院)
      • 專家話焗汗敷冰退唔到燒
  • Video Channel
    • 二十四孝
  • Link
    • 醫訊站
    • hkkids
    • 親子易點明
    • 嵐 . 手記
    • tagcloud-generator
    • Babynews 親子雜誌
    • 幼兒護理資料庫
  • E SOCIAL WORKER
  • Child Health
  • School






{愛·從母乳開始} 小冊子

26/3/2014

2 評論

 
图片
我快要出生了!

當你們正在忙碌準備嬰兒床和其他東西時,有沒有想到在我出生後,給我最珍貴的禮物,讓我可以健康成長呢?這珍貴的禮物就是給我餵哺母乳!

我現正在媽媽的肚子裏,一天天成長。我希望出生之後,可以在媽媽溫暖和安全的懷抱裏吃母乳,得到我生長所需的營養、獨一無二的天然抗體及活性免疫細胞的保護。

我知道,有些爸爸媽媽會用配方奶粉來餵他們的寶寶。不過,由牛乳製成的配方奶粉,絕對比不上純天然的母乳。配方奶粉不含抗體,亦不會按著我的需要而調節營養成分,還可能有其他風險呢!

我真希望你們可以細心閱讀這本小冊子,了解餵哺母乳對我的長遠好處。期待能享受爸爸在媽媽身旁伴著我吃母乳。

你們最愛的寶寶上

爸爸媽媽,你們準備好給我餵哺母乳嗎?

第一章  餵哺母乳好處多

餵哺母乳好處多,那麼寶寶應吃母乳到幾多歲?

寶寶吃母乳多一天,為他和媽媽的健康帶來的好處就會多一些。世界衞生組織建議:寶寶出生最初6個月全吃母乳,約到6個月大,應逐漸添加固體食物滿足寶寶的營養需要,並繼續餵哺母乳至2歲以上。

母乳 —— 寶寶的天然食糧

含天然抗體,增強寶寶免疫力和體質

寶寶出生後的首數月,自我製造抗體的能力很低,容易受到感染。母乳(尤其是初乳)含天然抗體、活免疫細胞、酵素等,可增強寶寶的免疫力,預防多種疾病,減低因腹瀉和肺炎而住院的機會。

提供全面營養,促進發育

母乳是充滿生命力的,媽媽的身體會因應寶寶不同時期的生長需要,製造和調配出最合適的成分,給予寶寶獨家的最佳營養,包括奧米加三脂肪酸(DHA),牛磺酸(Taurine)等等,幫助他腦部、眼睛、腸胃等發育。此外,母乳還含有一些特別的酵素,幫助消化及吸收養分。

餵哺母乳——給媽媽的好處

經濟又環保  修身兼防癌

幫助子宮收縮,減少產後出血,預防貧血
有助消減懷孕時增加的體重
頻密餵哺母乳會抑制排卵,有助自然避孕
長期授乳可減低患上乳癌和卵巢癌的風險
隨時餵哺,省時、省錢又方便
減少製造和沖調奶粉所耗資源,有助環保
增進母嬰感情聯繫

親密的身體接觸,加強媽媽和寶寶之間的感情聯繫,提高媽媽的滿足感。

餵哺母乳會令我的乳房鬆弛嗎? 

有些媽媽或會因擔心餵哺母乳會令乳房鬆馳而放棄餵哺。目前,科學上仍沒有充分的證據支持這個說法。不過,一些研究則發現乳房鬆馳可能與懷孕有關,因為懷孕期賀爾蒙的轉變,令乳腺脹大、肌肉韌帶變得較鬆。另外,媽媽產後體重大幅下降、吸煙和年齡的增長,亦會增加乳房鬆馳的機會。所以媽媽可穿戴有承托力的胸圍。

餵哺母乳為寶寶和媽媽帶來健康的保障…

早產、患病的嬰兒(如患上黃疸)或身體較弱的寶寶更需要母乳!

減低腹瀉
減低肺炎
減低中耳炎
減低呼吸道感染
減低濕疹
減低肥胖
減低糖尿病
減低產後出血
減低乳癌
減低卵巢癌
有助寶寶日後接受多樣化的食物

奶粉餵哺——不可不知的事實

配方奶粉沒有天然抗體、生長因子及活細胞等成分,不能像母乳一樣,增強寶寶的免疫力。
市面上大部分配方奶粉都嘗試模仿母乳成分添加多種營養素,例如DHA,益生菌及益菌素等,期望能達致吃母乳的效果。由於這些添加營養素多從牛奶或其他食物提煉出來,無論在構造、功能、吸收各方面,均與母乳有很大差別。現時並無足夠的臨床證據,證實吃了添加「營養」素的奶粉後,嬰兒的健康可以比得上吃母乳的寶寶。
配方奶粉在製造、儲存和運送的過程中,有機會受到化學物質或細菌污染。在沖調時,若處理不當,亦可能讓細菌滋生,對寶寶的健康構成一定風險。
配方奶粉價格昂貴,沖調奶粉亦需要較多的準備,例如消毒奶瓶、奶嘴等。
使用配方奶粉餵哺寶寶之後,不但減低母乳的製造量,更減低媽媽餵哺母乳的意欲。

第二章  寶寶出生了

寶寶出生後最初一兩小時,是給寶寶嘗試吃母乳的「黃金機會」!

母嬰肌膚接觸,親密關係第一步

出生後應盡早把寶寶伏在媽媽胸前,讓媽媽與他作直接和親密的肌膚接觸。這樣不但可以為寶寶保暖,穩定他的心跳和呼吸,給他安全感,還可增進母嬰感情和增加成功哺乳機會。

吃母乳原來是初生寶寶的本能。你看,剛出生的他……

伏在媽媽胸前
聞一聞媽媽乳房的氣味
看一看媽媽
爬向乳房
啊,享受第一母乳!
初乳…不要讓寶寶錯過

「初乳」含大量抗體、活免疫細胞,是寶寶的第一道(天然疫苗)。除含有抗體外,還有:

豐富的維他命A,有助寶寶抗病
生長因子,促進腸臟發育
輕瀉作用,幫助寶寶排出胎糞,減低出現嚴重嬰兒黃疸的機會
「初乳」分量雖然很少(每餐約7毫升),但媽媽不用擔心寶寶不夠吃,因為他出生時身體已有足夠的儲備(包括水分),所以寶寶在出生後首兩、三天,只需要吃「初乳」,並不需要補吃水或奶粉。同時,分量少而粘裯的「初乳」,正好配合初生寶寶胃部細小的容量,亦有助他學會協調吸吮、吞嚥和呼吸的技巧。

提提你:寶寶出生後首2-3天,他……

需要時間學習吸吮,不要等到「上奶」才餵哺
只需吃初乳,不要給他餵水或奶粉。
吃得足夠的表現:
每天會有1至2塊濕尿片
從第二天開始,每天最少排出3次大便
寶寶多吸吮、媽媽多乳汁

當寶寶吸吮媽媽的乳房時,信號會從乳房傳到腦部,刺激荷爾蒙運作,令乳房製造更多乳汁。

「初乳期」——寶寶出生後首3天

從在懷孕後期,媽媽的乳房已開始製造初乳,好讓寶寶一出生便可享用。
初乳分量較少,媽媽不會感到乳脹
「上奶期」——約第3至4天

隨着荷爾蒙的轉變,媽媽的奶量明顯增加,開始有乳脹感覺
「初乳」亦逐漸變為「成熟乳」
「奶量調整期」——首4至6個星期

寶寶漸漸建立較有規律的吸吮模式
奶量會因應寶寶的食量而調節
媽媽會察覺母乳(「成熟乳」)的質感會隨着寶寶吸吮而轉變,由初段較稀的「前奶」漸漸變為含高脂肪的乳白色「後奶」,為寶寶提供足夠的熱量
媽媽每次餵哺時,應讓寶寶先吸吮一邊乳房,他便吃到「前奶」和「後奶」 。如有需要,才再吃另一邊乳房
保持心情輕鬆,母乳餵哺更成功

餵哺母乳初期,媽媽和寶寶都需要學習和適應;加上寶寶在最初數星期需要頻密吃奶,故此媽媽可能會感到特別疲累,情緒容易產生起伏。媽媽只要有信心,加上適當的休息和保持心情輕鬆,按著寶寶的需要以正確的姿勢餵哺,同時享受母子親密的肌膚接觸,定可成功。

第三章  餵哺母乳有何法? 

什麼是理想的餵哺姿勢?

餵哺母乳時,你若感覺舒適會有助乳汁排出,同時,你和寶寶亦可享受這親密的一刻。

每個媽媽和寶寶的餵哺姿勢都可能不同,要舒適餵哺,媽媽要留意以下要點:

你的背部、前臂、腳部都要得到充分的承托
托着寶寶整個身體:

讓他的頭和你的乳房於同一水平
把他的身體緊貼著你
保持他的頭和臀部成一直線,避免他扭轉頭部吃奶
你可按個別需要選用不同的餵哺姿勢

怎樣把寶寶帶到乳房?

先抱緊寶寶,讓他的鼻尖對著乳頭
承托著寶寶頭部,讓它輕微向後仰
用乳頭輕觸寶寶的嘴唇,他會本能地張開口
當寶寶張大嘴巴時,迅速把他帶向乳房
讓他的下唇先接觸乳房
這樣,寶寶便會含著大部分乳暈(不是只含著乳頭),幫助有效吸吮。

寶寶吸吮得好嗎?

寶寶若吸吮得好,可刺激你的乳房製造足夠乳汁,他會吃到足夠母乳,而你亦可避免乳頭損痛。

寶寶吸吮得好,你會見到:

他張大嘴巴,如打呵欠般含著大部分乳暈
他的下唇會向外翻,下巴緊貼乳房
你可看到上部分外露的乳暈比下部分多
吸吮時,他的面頰會圓圓的鼓起來
他有節奏地「深而慢」吸吮,問中會停頓吞奶,你甚至可聽到他的吞嚥聲
他吃飽後會自行張嘴,放開乳房,並表現滿足
如果寶寶沒有以上的表現,表示他仍未吸吮得好,你亦可能會感覺乳頭疼痛。這時,你可把手指放入他的嘴角,輕輕把他移離乳房。跟著用正確的方法把寶寶再帶到乳房。

你要耐心讓他學習,不要輕易放棄。

寶寶吃得夠嗎?

餵哺母乳時,你雖然不能準確知道寶寶吃了多少奶,但你可觀察到他是否吃得足夠。

寶寶吃得夠時:

他會表現出很滿足的樣子
你的乳房在餵奶後會較柔軟
你亦可留意寶寶的排泄和體重情況:
媽媽上奶後(約第4、5天起),吃母乳的寶寶每天會有6塊或以上較濕的尿片,而小便是透明無色或淡黃色的
在首5天內,從排出胎糞變為排出黃色的大便
滿月前,寶寶每天最少排出3次大便
出生約1至2周後,寶寶的體重會逐漸增長。在首4個月,每月增長最少0.5公斤
在出生後的首數天,很多寶寶會有輕微的生理性體重下降(俗稱「收水」),到大約1至2周後便會回復出生時的體重,然後體重會穩步增長。

吃母乳的寶寶要掃風嗎?

寶寶吸吮母乳時不會像吸吮奶瓶般吸入太多空氣,即是所謂的「風」 ,所以並不一定要掃風。如有需要,可讓寶寶坐在你的大腿上或伏在你的肩膀上,然後輕輕掃或拍打他的背部幾分鐘就可以了。

第四章  母乳餵哺小提示

吃奶由寶寶主導

每個寶寶天生都有不同的吃奶節奏。初生首幾個月,寶寶需要頻密餵哺,每日平均約8至12次,你只要按他的需要隨時餵哺。當他吸吮得好,便會漸漸建立較有規律的吃奶習慣。
你可能會問,「寶寶不懂說,如何知道他餓了?」只要你細心留意,可觀察到寶寶發出的早期肚餓信號,然後給他餵奶。例如:張嘴覓食、把手放在口邊、發出吸吮聲音、表現不耐煩等。千萬不要等到寶寶十分飢餓或哭鬧起來才餵哺,這樣會影響他的吸吮。

讓寶寶睡近你的床邊,可以方便媽媽按他的需要餵哺和回應他。

你的4個堅持

不要隨便給寶寶餵水和奶粉

出生首數天,寶寶只需吃「初乳」。「上奶」後,你越頻密和有效地餵哺寶寶,你的身體會製造越多乳汁。不要隨便給寶寶餵水或奶粉,以免填滿寶寶的肚子,打亂他的吃奶習慣。他少吃了母乳,也會減低了對健康的保障呢!如有疑問,應向醫護人員查詢。

不要隨便給寶寶奶嘴和奶瓶

吸吮奶嘴和吸吮乳房的方法不同。在寶寶初學習吃母乳時(首4至6星期),讓他吸吮奶嘴或用奶瓶餵哺,可能會令他混淆怎樣吸吮乳房。

不要害怕向人求助

你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熟練餵哺母乳,你可以參加母嬰健康院或其他機構舉辦的母乳餵哺互助小組,與曾經或正在授乳的媽媽一同分享經驗,互相支持。餵哺遇到疑難,也應盡早請教醫護人員。

不要輕言放棄

餵哺母乳會遇到許多挑戰,但是伴侶和家人給你的鼓勵;為你分擔家務和照顧寶寶;讓你多作休息,都能給你更大的動力繼續餵哺母乳。為了你的寶寶健康成長,請不要輕易放棄。

第五章  齊來學擠奶

每個媽媽都應學習用手擠奶。因為方法簡單而且經濟,可節省買奶泵的金錢。

什麼時候需要擠奶?

乳脹:很多媽媽在寶寶出生數天後會感到乳脹。這時,你可以用手擠出少量乳汁來紓緩一下,使乳暈較柔軟,方便寶寶吸吮。
未能直接餵哺寶寶(如寶寶早產、生病或吸吮有困難):你可以在寶寶出生後6小時內開始擠奶。每天擠奶最少6至8次,保持你的奶量。
上班後繼續餵哺母乳:復工前提早2-3星期準備為寶寶建立「人奶庫」。
怎樣預備擠奶?

擠奶前必須先洗手,同時準備一個清潔的闊口容器。嘗試一些讓自己放鬆的方法來幫助乳汁排出,例如聽聽音樂、想一想或抱一下寶寶、輕輕按摩乳房又或是請伴侶/家人按摩一下你的背部。

怎樣用手擠奶?

把拇指和食指(如C形)放在乳暈上下方(距離乳頭大約4厘米)
輕輕擠壓乳房組織,然後把手指放鬆,重複這個動作,直到乳汁流出。若未能順暢擠出乳汁,你可調節擠壓位置,把拇指和食指稍為移向乳頭,重複擠壓動作
要轉換不同位置去擠壓乳房,擠出不同部位的乳汁
當奶流量減慢時,便擠壓另一邊乳房,輪流擠兩邊乳房5至6次。共需時大約20至30分鐘
如沒有乳汁流出,你可以輕柔地按摩乳房,然後再試
怎樣儲存擠出的母乳?

母乳是寶寶珍貴的食物,擠出後必須好好儲存。你可以使用密封的儲奶袋、膠或玻璃奶瓶於室温儲存或冷藏母乳。

你可以參考以下的存放溫度和時間:

存放溫度 儲存時間
室溫(25—37℃) 4小時
雪櫃冰格(-18℃或以下) 3個月
雪櫃冷藏格(2-4℃) 5天
獨立冷藏櫃(-20℃) 6個月
冰袋加冰種 24小時
每份儲存的分量最好是大約寶寶一餐的食量,這樣可以避免寶寶吃剩,造成浪費。

新鮮擠出的母乳可以加進已結成冰的奶一起儲存。不過,你要先把新鮮擠出的母乳置於雪櫃內冷卻約1小時,再加入已結成冰的奶內。注意冰奶的分量必須多於微冷的奶。

切記:

不要將新鮮擠出的母乳直接加入冰奶內
不要將母乳存放近雪櫃門,因為那裏溫度不穩定
如果你要為早產或患病的寶寶儲存母乳,請先向醫護人員查詢
餵哺前, 怎樣將冷藏的母乳加熱 ?

結冰奶:

於飲用前一晚把冰奶從冰格移到冷藏格慢慢溶解,並須於24小時內飲用。如需加快溶解冰奶,可用自來水沖奶瓶。

冷凍奶:

寶寶可以直接飲用冷凍奶。如有需要,可把奶瓶放進温水加暖至合適温度(把奶滴在手背試温,感到暖和便合適了)。加暖後的奶須於1小時內飲用。

切勿用微波爐或煮食爐加暖母乳,否則會破壞母乳的營養,更有機會因熱力不均勻而灼傷寶寶。

第六章 給餵哺母乳媽媽的飲食小提示

怎麼吃得健康?

為你的健康和寶寶得到必需的營養,哺乳期間你必須保持均衡的飲食,每天較未懷孕時需多攝取500千卡熱量,相等於每天多吃半碗飯(中號碗)、一片方飽、一片低脂芝士、一両半瘦肉、半碗深綠葉蔬菜(中號碗)和一個大蘋果。
餵哺母乳時,需多喝清水或湯水。

你須注意選擇以下的食物:

多吃蔬菜和水果
多吃含奧米加三脂肪酸(DHA)的魚類例如三文魚、沙甸魚、倉魚、紅衫魚和木棉魚(大眼魚)等等。應輪流進食各種魚類,避免進食含水銀量較高的深海魚如鯊魚、劍魚、大眼吞拿魚和藍鰭吞拿魚等
日常吃些紫菜、海帶,及使用碘鹽,以確保攝入足夠的碘
多吃含鈣豐富的食物:牛奶、加鈣的豆漿、芝士、乳酪、板豆腐、深綠蔬菜、蝦米、芝麻、果仁、連骨吃的魚
*如欲知道更多哺乳期的健康飲食,請參考「懷孕和授乳期須注意的營養」單張。

媽媽可多作戶外活動,曬曬太陽,有助增加母乳中的維他命D,幫助寶寶吸收鈣,有助骨骼成長。

第七章  媽媽的疑惑

1.聽說餵母乳很難成功,很多媽媽都做不到??

不對!給寶寶餵母乳是最自然的事,幾乎所有的媽媽都可做得到。出生後首4至6星期是寶寶和你的共同適應期。寶寶會學習吸吮的技巧;同時,你的乳房亦會配合他的需要調節奶量。雖然你所付出的努力不少,但能為寶寶的健康打好基礎,就是你最大的回報。餵哺母乳非常經濟、方便,只要你預先認識一些基本餵哺的資料,作好產前產後的安排,遇上疑問向醫護人員或有經驗的媽媽求助,餵哺母乳便會更容易和順利。

2.寶寶出生後首數天,初乳的分量這麼少,我需要為寶寶補餵奶粉??

不對!別給初乳的「少」分量嚇怕。剛出生的寶寶,身體有充足的儲備,加上胃部容量就如波子般大,所以分量少而濃縮的初乳已非常足夠。對於大多數健康及足月的寶寶,媽媽若在他出生後即時開始以正確的技巧、按他的需要餵哺,都不需要添補奶粉。事實上,你的身體會按寶寶的需求而生產充足的乳汁。添補奶粉後,反而減少寶寶吸吮的意欲。

3.大部分在職媽媽上班後都不能繼續餵母乳??

不對!只要你做足準備,寶寶是可以繼續享受你的母乳。放產假前,先與上司溝通,表明自己有意繼續以母乳餵哺寶寶,希望公司能支持你在公司擠奶。復工前2至3星期開始在家建立「人奶庫」,每天額外擠奶1至2次,用奶袋或奶瓶儲好,放在雪櫃內。返工後,每天在適當時段暫時放下工作,在清潔和溫暖的私人空間內擠奶,例如沒人使用的會議室、休息室等。擠出的奶可以暫時放在公司的雪櫃儲存,待放工時帶回家。有關擠奶和儲奶詳情,可向母嬰健康院或其他的醫護人員查詢。

4.餵哺母乳要戒口!!

不對!餵哺母乳的媽媽,均衡飲食最為重要,無須刻意戒口。寶寶對媽媽食物的反應,則因人而異。有些寶寶會因媽媽多吃了濃烈味道和容易產生體氣的食物如洋蔥、咖喱、辛辣類等,會產生不適而啼哭。如有這情況,媽媽可少吃這類食物。
飲料方面,每天喝少於兩至三杯咖啡大致不成問題,飲用太多、太濃的咖啡或茶可令寶寶難於入睡;還要留意汽水也可能含咖啡因。餵哺前兩三小時喝含少量酒精的飲品沒大問題,但酗酒並餵哺母乳則可影響寶寶發育。
如懷疑寶寶對你進食的食物產生過敏,應諮詢醫生意見。

5.初生寶寶患黃疸,不宜吃母乳??

不對!因為母乳有助排出胎糞,減退新生嬰兒黃疸。如果寶寶有黃疸或要「照燈」,你應該繼續以純母乳餵哺。部分吃母乳的寶寶可能會持續有輕微黃疸,但只要他吃奶和生長狀況良好,黃疸會漸漸減退,不會影響健康。如有疑問,可請教醫護人員。

6.媽媽帶乙型肝炎病毒(HBsAg+ve),不適宜餵母乳??

不對!如果媽媽是乙型肝炎帶病毒者,寶寶在出生後會盡快接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和乙型肝炎疫苗的注射,到1個月和6個月大時,他會再次接受乙肝炎疫苗注射,預防寶寶受感染,媽媽是可以餵哺母乳,毋須擔心病毒從乳汁傳給孩子。

7.餵哺母乳的媽媽患病時,不可以服藥??

不對!大部分的藥物,例如一般傷風感冒藥、頭痛藥,餵哺母乳的媽媽服用後並不會影響寶寶的健康,你可繼續餵哺。不過你要緊記,服用所有藥物包括中藥和成藥前,須先諮詢醫生的意見。

第八章 心聲分享

媽媽心聲

吳泳浠 吃母乳至十個月

第一個月全人奶餵哺真是很辛苦,有無數次想放棄,但一想到是為了囡囡,我就跟自己說不可放棄、不可放棄……,因為囡囡要有最好的抵抗力。
呂君怡 吃母乳至一歲

我從沒有放棄母乳餵哺,因為我深深明白到母乳是BB最好、最天然的食物,而且過程中透過彼此的肌膚接觸,又可促進我倆的關係,這是無法取替的!
楊依靈 吃母乳至十三個月

最初谷奶時很辛苦,好像胸前掛著兩塊大石頭,但當乳房適應了BB的食量,已不再谷奶,餵哺過程亦變得輕鬆自在。我希望天下的BB都能夠得到媽媽最寶貴的禮物——母乳!
曾珞軒 吃母乳至十三個月

很多人都羨慕我是奶量充足的「富媽媽」,其實我也曾是「窮媽媽」一名。
剛開始餵哺母乳時,囝囝每次因吃不飽而大哭。於是家人便替我想辦法,丈夫為我買來電泵,媽媽每天煲湯給我補身。在家人的支持及自己的堅持下,努力了差不多兩個月,奶量已日漸足夠。 在家人的支持及同事的諒解下,我能夠快樂地做一個在職的人奶媽,而囝囝又是一個健康活潑的人奶嬰兒。
林鎧澄 吃母乳至八個月大

唔好以為BB唔食奶,要有毅力及耐心餵哺!尤其是放完產假後要返工時,更加需要恆心!BB健康成長,辛苦也是值得!
譚伊婷  譚伊柔 吃母乳至十九個月

我認為要做到全母乳餵哺,最重要是決心與堅持……只要堅信母乳對寶寶一生受用,即使遇到任何困難都可以克服。我的孖女現在已經一歲多,我打算跟從世衞的建議,持續餵哺母乳至寶寶兩歲或以上。
高天慧 吃母乳至廿二個月

我為何堅持母乳餵哺到現在?因為我的寶寶配得起擁有人生無價的禮物——母乳。祝福每一個母親都能餵母乳。
寶寶心聲

黃樂僖 吃母乳至九個月

我食母乳至9個月大,而家身體好健康,同Daddy Mummy關係好好。我好鍾意嗲佢地,尤其是媽咪,因為可以回憶佢餵母乳時俾我幸福同安全嘅感覺!
李騫 吃母乳至十九個月

我叫李騫,現在一歲。我從一出生,在產房抹乾身後,姑娘就立即把我放在媽媽懷中飲她的奶,我覺得很安全,很好味,也覺得媽媽很愛我!
爸爸心聲

餵哺母乳,爸爸也有重要的角色

爸爸們,不要以為餵哺母乳只是媽媽的事,其實,你的支持和參與是很重要的。你可知道給你的寶寶吃母乳能讓他更健康地成長,同時,對媽媽也有不少好處嗎?

雖然,爸爸的身體不會製造乳汁,但是你在餵哺母乳的過程中卻擔負重要的角色。如果你想寶寶吃得好,就要好好照顧正在餵哺母乳的伴侶,讓她也吃得好,攝取均衡的營養。

照顧寶寶的工作繁重,加上頻密的餵哺,媽媽會容易疲倦,甚至會感到吃不消。爸爸可以在餵哺時陪伴在旁,多給媽媽愛的鼓勵和支持。當媽媽需要休息時,你可以分擔一些家務和照顧寶寶的工作;懷抱寶寶讓他安靜,替他換尿片和洗澡;或是對他唱首兒歌,與他說話,既可以增加你和寶寶的親密接觸,又可以讓媽媽輕鬆一些。

張巧冬 吃母乳至十四個月

雖然母乳餵哺是一件令人身心疲累的事,但太太仍然堅持餵下去,給寶寶最好的。現在她還在商場、酒樓、咖啡店內餵哺,這份勇氣同堅持,我真的為她感到驕傲!
馮曉昕 吃母乳至兩歲

一定要付出心和力。我從來都沒有懷疑過人奶的好處,因為這是自然的禮物,是不可多得的。如果連做母親的也不怕辛苦,那麼我只是一個支持者,還可以反對甚麼?
陳天穎 吃母乳至兩歲

最初不大贊成太太餵人奶,因為不忍心見到太太如此辛苦,而且出街餵人奶很不方便。不過,見至仔仔健健康康,吃奶次數漸少,太太無咁辛苦;加上出街餵人奶也越來越熟習,所以我決心支持太太餵人奶。
陳穎恩 吃母乳至八個月

太太說當她餵奶時,最舒服就是我幫她送上飲品和生果。有時我還親自下廚呢!當太太疲倦時,她最喜歡我為她按摩背部。我會幫忙做家務給太太多些休息。
幫女兒換尿片、洗澡、與她玩耍更是我最享受與女兒相處的時刻呢!
尤義叁 吃母乳至兩歲半

媽媽真的不易做,少點精神、體力、毅力、決心和方法都可能支持不住。媽媽那麼辛苦,爸爸就要多對她關愛、支持和分擔工作。主動幫手做家務,出街包辦「苦力」工作,去到沒有育嬰設施的商場要用大毛巾做掩護,放工陪愛妻看看電視……其實,我們做的只是很簡單!
醫護人員:謝謝你

許悅 吃母乳至十個月

有過一次失敗經歷,我曾經覺得餵母乳是天方夜譚和不可完成的任務。
幸好,得到了健康院的張醫生、溫姑娘、周姑娘、曹姑娘、阮姑娘,以及那些我不知名字的天使們的支援和教導,今天的我,已經成功以自己的乳汁餵養了第二個孩子10個多月。
葉凱琳 吃母乳至半歲

囡囡剛出生時,家中長輩曾用奶瓶餵哺她,因而出現乳頭混淆。當時,我正面對「谷奶」的問題,真的覺得很無助、情緒波動,壓力又大。期後囡囡體重一直下降,令我擔心不已。幸得醫護團隊一整天觀察囡囡吃母乳的習性,指導初為人母的我,給予無限量的支持及鼓勵,令我堅持給予囡囡最好的禮物——母乳!至今,囡囡健康成長、精靈活潑及少病痛。感謝家人和親切的母嬰健康院醫生及護士們看顧我們母女倆。
給爸爸媽媽:“怎樣知道寶寶吃得足夠?”

寶寶能夠:

在出生後首2至3天 (初乳期):

純吃初乳的寶寶,每天會有1至2塊濕尿片
從第二天開始,每天最少排出3次大便
第3至4天(上奶期)後:

按需要吃奶,每天約8至12次
於吃奶後,多數表現滿足的樣子
每天最少有6塊較濕尿片,小便透明或淡黃色
於5天內排出黃色大便
於滿月前,每天最少排出3次相當分量的大便  (每次分量不少於一元硬幣的大小)
媽媽能夠:

全以母乳餵哺,不需要加添配方奶粉或開水(包括葡萄糖水)
不會感至乳頭或乳房疼痛
於餵哺時,聽到或看到寶寶吞奶
於餵哺後感覺到乳房較柔軟(於初乳期,媽媽可能未有這種感覺)
寶寶已吃得足夠!

若你能觀察到寶寶有以上「吃得足夠」的表現,可於他出生7天內帶他到母嬰健康院跟進餵哺和體重情況。如未有以上表現(任何一項),或有任何母乳餵哺的問題,請盡快向以下機構尋求協助: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

親臨附近的母嬰健康院
致電母乳餵哺熱線  29618868
醫管局各大醫院的諮詢熱線只限於該院生產的媽媽:

威爾斯親王醫院 26323002 (24小時電話錄音) 
東區尤德夫人那打素醫院 25956813 (星期一至五:下午2時至3時30分)
伊利沙伯醫院 29586565 (星期一至五:下午2時至4時40分)
基督教聯合醫院 23469995 (上午9時至下午6時,只提供電話錄音)
屯門醫院 24685702 / 24685696 (上午9時至下午9時)
瑪麗醫院 73069687 (上午8 時至下午8時)
廣華醫院 35176909 / 35178909 (24小時產後熱線)
瑪嘉烈醫院 27413868 (24小時電話錄音)
愛嬰醫院香港協會28387727(上午9時至下午9時)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25403282(24小時電話錄音)

你的兒科/產科/家庭醫生

若需要查閱有關母乳餵哺的資料,可登入:
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網頁www.fhs.gov.hk
香港國際母乳會www.LLL-HK.orgexternal link
香港母乳育嬰協會 www.breastfeeding.org.hkexternal link

母乳餵哺好處多,熟能生巧無難度

母乳餵哺好處多,寶寶吃母乳多一天,為他和媽媽的健康帶來的好處就會多一些。寶寶出生最初6個月應全吃母乳,約6個月大,可逐漸添加固體食物,並繼續吃母乳至2歲或以上。
出生後最初一兩小時,是給寶寶嘗試吃母乳的「黃金機會」。盡早讓寶寶和媽媽作直接、親密的肌膚接觸,直至他吃完第一餐母乳,可增加成功餵哺的機會。
「初乳」含大量抗體、活免疫細胞,是寶寶的第一道「天然疫苗」。
出生後首2、3天的寶寶只需要吃「初乳」,並不需要補水或奶粉。「初乳」的分量少而黏稠,正好配合初生寶寶胃部細小的容量,亦有助初生寶寶學會協調吸吮、吞嚥和呼吸的技巧。寶寶需要時間學習,不要等到「上奶」才餵哺。
吃奶由寶寶主導,要細心觀察寶寶發出的早期肚餓信號來給他餵奶,不要等到他哭鬧才餵哺。初生寶寶需要頻密餵哺,每日平均約8至12次。
媽媽越頻密和有效地餵哺寶寶,身體會製造越多乳汁。餵哺姿勢正確,媽媽餵哺時不會感到疼痛。
不要隨便給寶寶餵水或奶粉,以免打亂寶寶的吃奶習慣,少吃了母乳。
只要留意寶寶吃飽後滿足的表現、體重和排泄情況,便可知道他是否吃得足夠。
如果媽媽暫時未能直接餵哺寶寶,可以在寶寶出生後6小時內開始擠奶,每天擠奶最少8次,以保持奶量。
首4至6個星期的「奶量調整期」,是媽媽和寶寶重要的學習和適應期,寶寶漸漸建立較有規律的吸吮模式,媽媽的奶量亦因應寶寶食量而調整。這時期,爸爸和家人的支持是媽媽最大的動力。如餵哺遇到疑難,應盡早尋求幫助!



2 評論
富爸爸 link
26/3/2014 16:42:32

明星兄,轉營做了bb網站?

回覆
RE : 富爸爸
3/2/2015 01:52:06

比你發現左添~

回覆



發表回覆。

    圖片



    Flag Counter

    按主題分

    全部
    24 Filial Piety
    Ads
    Ads For Charity
    Ads For Free
    Ads For Reference
    A Snap Shot
    Baby Activity
    Baby Animal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Friday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Monday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PH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Saturday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Sunday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Thursday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Tuesday
    Baby Community Resources Tuen Mun Open Hour Wednesday
    Baby Course
    Baby Food
    Baby Food 13 Month To 18 Month
    Baby Food 19 Month To 24 Month
    Baby Food 6 Month To 12 Month
    Baby Game
    Baby Game Ice Breaking
    Baby Health And Disease
    Baby Health Government
    Baby Music
    Baby Play
    Baby Play Place Group
    Baby Play Place Individual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Central And Western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Islands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Shatin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South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Tai Po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Wan Chai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Yau Tsim Mong
    Baby Play Place Recommend HK Yuen Long
    Baby School
    Baby School Kindergarten
    Baby School Primary
    Baby Shop
    Baby Teaching
    Baby Teaching Cheuk Yu
    Charity
    Charity Donation
    Column
    Column_childfly
    Column Media
    Column Media AM730
    Column Media Apple
    Column Media EastWeek
    Column Media Headline
    Column Media Metro
    Column Media Ming Pao
    Column Media Oriental
    Column Media Sing Pao
    Column Media Sing Tao
    Column Media Skypost
    Column Media Ta Kung
    Column Media Wen Wei Po
    Column Media Yahoo
    Column Michael Leung
    Column_Others
    Column Social Worker
    Developmental Stages
    Developmental Stages Before Pregnancy
    Developmental Stages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al Stages Infancy
    Developmental Stages Pregnancy
    Developmental Stages Pregnancy Period Begin
    Developmental Stages Pregnancy Period Late
    Developmental Stages Pregnancy Period Mid
    Domestic Helper Matter
    Eat
    Editor Choice
    Family
    Family_Animal
    Family_Animal_Golden
    Family_Animal_Lego
    Family_Animal_MuiMui
    Family_CheukYu
    Family_CheukYu_Music
    Family_CheukYu_School
    Family_CheukYu_School_kindergarten
    Family_CheukYu_School_Kindergarten_Agnes
    Family_CheukYu_School_Kindergarten_Agnes_Admin
    Family_CheukYu_School_Kindergarten_Agnes_Learning
    Family_Dian
    Family Entertainment
    Family_Food
    Family Medical Record
    Family Medical Record Cheuk Yu
    Family Medical Record Tsz Yu
    Family_Minsin
    Family_MinsinBrother
    Family_MinsinFather
    Family_MinsinMother
    Family_Quin
    Family_QuinFather
    Family_QuinMother
    Family_TszYu
    Faq
    Faq Baby Care 0 To 6 Month
    Faq-baby-care-0-to-6-month
    Faq Baby Care 13 To 24 Month
    Faq-baby-care-13-to-24-month
    Faq Baby Care 25 To 60 Month
    Faq-baby-care-25-to-60-month
    Faq Baby Care 7 To 12 Month
    Faq-baby-care-7-to-12-month
    Faq Baby Immunization
    Faq-baby-immunization
    Faqfever
    Faq Growth And Diet 0 To 6 Month
    Faq-growth-and-diet-0-to-6-month
    Faq Growth And Diet 13 To 24 Month
    Faq-growth-and-diet-13-to-24-month
    Faq Growth And Diet 25 To 60 Month
    Faq-growth-and-diet-25-to-60-month
    Faq Growth And Diet 7 To 12 Month
    Faq-growth-and-diet-7-to-12-month
    FAQ Mother Baby
    Faq Parenting 0 To 6 Month
    Faq-parenting-0-to-6-month
    Faq Parenting 13 To 24 Month
    Faq-parenting-13-to-24-month
    Faq Parenting 25 To 60 Month
    Faq-parenting-25-to-60-month
    Faq Parenting 7 To 12 Month
    Faq-parenting-7-to-12-month
    FAQ Social Knowledge
    Fate
    Fate Zodiac
    Fate Zodiac All
    Growth Stage 0 To 1month
    Growth-stage-0-to-1month
    Kindergarten
    Kindergarten Profile
    Kindergarten Profile TM
    Materialbook
    Materialvideo
    Materialvideotakecarebb
    Materialworksheet
    Materialworksheetdiy
    News
    News Survey
    Others
    Others Baby Accident
    Othersbabymalpractice
    Others Baby Malpractice
    Others Baby Milk Powder
    Others Baby Model
    Others Baby New In Entertainment
    Others Baby News
    Others Baby News Education
    Othersbadbehavior
    Others Bad Behavior
    Others Bad Peoples
    Othersgoodbehavior
    Others Good Behavior
    Others Good Peoples
    Otherssurprise
    Others Surprise
    Others Survey
    Paediatrics
    Paediatricscentralandwestern
    Paediatrics-central-and-western
    Paediatrics-central-and-western
    Paediatricseastern
    Paediatrics-eastern
    Paediatrics-eastern
    Paediatrics-female
    Paediatrics-female
    Paediatricsislands
    Paediatrics-islands
    Paediatrics-kowloon-city
    Paediatrics-kowloon-city
    Paediatrics-kwai-tsing
    Paediatrics-kwun-tong
    Paediatrics-kwun-tong
    Paediatrics-male
    Paediatrics-male
    Paediatrics-north
    Paediatrics-sai-kung
    Paediatrics-sai-kung
    Paediatrics-sham-shui-po
    Paediatrics-sham-shui-po
    Paediatrics-sha-tin
    Paediatrics-southern
    Paediatrics-southern
    Paediatrics-tai-po
    Paediatrics-tsuen-wan
    Paediatrics-tsuen-wan
    Paediatrics-tuen-mun
    Paediatrics-tuen-mun
    Paediatrics-wan-chai
    Paediatrics-wan-chai
    Paediatrics-wong-tai-sin
    Paediatrics-wong-tai-sin
    Paediatrics-yau-tsim-mong
    Paediatrics-yau-tsim-mong
    Paediatrics-yuen-long
    Paediatrics-yuen-long
    Parenting
    Parenting Story
    Parenting-story
    Parenting Theory
    Partner And Sponsor
    Partner And Sponsor Ads
    Partner And Sponsor Blogger Event
    Partner And Sponsor Hirer
    Partner-and-sponsor-hirer
    Partner And Sponsor Hirer Watek
    Partner And Sponsor Product
    Pharmacy
    Pharmacy Central Western
    Pharmacy Eastern
    Pharmacy Islands
    Pharmacy Kowloon City
    Pharmacy Kwai Tsing
    Pharmacy Kwun Tong
    Pharmacy North
    Pharmacy Sai Kung
    Pharmacy Sham Shui Po
    Pharmacy Sha Tin
    Pharmacy Southern
    Pharmacy Tai Po
    Pharmacy Tsuen Wan
    Pharmacy Tuen Mun
    Pharmacy Wan Chai
    Pharmacy Yau Tsim Mong
    Pharmacy Yuen Long
    Positive Thinking
    Positive-thinking
    Positive Thinking Story
    Qiaohu
    Qiaohubaby
    Qiaohuselfhelp
    Qiaohusocialskill
    Seminar
    Seminar Baby Training
    Seminar-baby-training
    Seminar Before And After Pregnant
    Seminar-before-and-after-pregnant
    Seminar Pregnant
    Seminar-pregnant
    Share Internet
    Social Power
    Social-power
    Socialskill
    Social Skill
    Socialskillmotivation
    Social Skill Motivation
    Socialview
    Social View
    Trivia
    Triviapregnant
    Tweet
    Usefulcontactlist
    Useful Contact List
    Useful Smart Tips
    Usefultool
    Useful Tool
    Usefultooltravel
    Useful Tool Travel
    Useful Website Statistics
    Vaccine
    Vaccinebcg
    Vaccine Bcg
    Vaccineforbaby
    Vaccine For Baby
    Website
    Website Statistics

    按日期分

    一月 2020
    九月 2019
    七月 2019
    六月 2019
    五月 2019
    四月 2019
    三月 2019
    二月 2019
    十二月 2018
    十一月 2018
    九月 2017
    八月 2017
    七月 2017
    六月 2017
    五月 2017
    四月 2017
    三月 2017
    二月 2017
    十一月 2016
    十月 2016
    六月 2016
    十一月 2015
    十月 2015
    九月 2015
    八月 2015
    七月 2015
    六月 2015
    五月 2015
    四月 2015
    三月 2015
    二月 2015
    一月 2015
    十二月 2014
    十一月 2014
    十月 2014
    九月 2014
    八月 2014
    七月 2014
    六月 2014
    五月 2014
    四月 2014
    三月 2014
    十月 2013
    八月 2012
    五月 2011
    九月 2010
    四月 2010
    三月 2010
    九月 2009

    Flag Counter
    RSS
提供者 使用自訂式範本建立您的專屬獨特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