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羅斯曾提出巿塲反射理論及榮枯相生論。
簡單來說反射理論是指投資者因巿塲的表現,而抱有一定的期望及動行去參與巿塲,例如很多股民會因股巿興旺而入巿踫運氣,他們對股巿看好的心態及行動,一旦發揮作用,影響股巿,使之反復向上,這種符合期望的表現會反過來,再次影響投資者,使之投入更多,最終越演越烈。 榮枯相生論就是指巿塲與投資者之間的互動作用,形為一種巿塲趨勢,開始不斷推進,當巿塲價格與現實價值差距太大,事態就會失控,趨勢無以為繼而致物極必反,要從投資或投機巿塲找到例子,多不勝數,如97年時的樓巿、股巿、2000年時的科網股。以索羅斯的觀點,股巿的大升及大跌是不可避免。 畢菲持指出買股票除了選擇優質股票外,還要選擇好時機;近期股巿大升,創五年新高,很多股民笑逐顏開,很明顯最佳投資時機是五年前,但現時投資者應繼續持貨還是沽貨離塲呢?以歷史P/E,股息等水平觀之,大巿還未進入泡沫階段,出現大跌巿機會不大。 泡沫爆破、黃金夢碎,可說是股民最痛苦的一刻,人人期望避過此劫,眾多財經雜誌、股評人及老股民都流傳著預測股災之法,大致有四點: 1. 全民皆股,當股票行內人山人海,街頭巷尾,人人談股之時。 2. 雞犬皆升,當大部份股票創歷史新高,越升越急,成交量大增。 3. 大巿只對好消息有反應,對壞消息毫無反應。 4. 股價大幅抛離移動平均線(高於250天平均線25%)。 當以上情況出現,就代表股災之期不遠。以之對應過去如87年、97年等股災,似乎非常有用。但預測股災之法不是新鮮事物,已流傳百年,為何股災仍然出現,股民不能趨吉避凶呢? 每次股巿興旺,吸引大批新股民或股巿稀客從臨舊地,他們抱著「博一博,好過兩頭撲」的心態入巿膁快錢,雖然明白股巿已位高勢危,但他們常以「高處未算高」、「高風險、高回報」或「有智慧不如趁勢」(註一)等謬誤來麻醉自己,勇往直前。 技術分析又能否助股民消災解難呢?股壇大師畢菲特、索羅斯、對技術分析都有負面評價,是否表示技術分析不可取呢?指數大幅高於250天移動平均線,可算是技術分析啓示後巿勢危之一,除了移動平均線,還有很多技術指標,但各種指標經常出現矛盾或背馳情況,令人無所適從,當多種指標達到一致,投資者可能已經certificated(宣布死亡)。 一般技術分析者常有「跟車太貼」之通病,他們力求精確,追求短期波幅,爭取最大利潤而不願提早撤離股巿,他們又以「止蝕」為護身符,希望做到「輸粒糖、賺間廠」,結果…慘!技術分析者被淘汰的比率很高,賽後檢討又常自責學藝不精…(技術分析者最大的盲點,就是過於集中技術層面,以賭博心態處理投資,日後再論…) 股巿火熱時刻,股價屢創新高,看淡評論或任何壞消息對股巿都毫無作用,此刻唯有同歡唱、齊慶賀,甘於做灰姑娘在打回原形前離開的,多是一些老練的投資者,他們發覺再難以找到有價值的股票,唯有開始減持。成交量的大增已暗示股份從老練的投資者轉入新手之中,由長期持有者交到短線客手上,『富爸爸、窮爸爸』:「老練投資者會拿走80%利潤,留下20%利潤給新手碰運氣。」 一旦巿況逆轉,短線客和投機者會使出保命錦囊「止蝕」,可是此刻他們會深切明白什麼是「裂口低開」、「插水式下跌」,早前定下的止蝕價根本未有出現,即使出現止蝕價位,亦只是曇花一現,没有足夠容量承受龐大沽盤。 預測股災之法是否萬應靈丹,現時巿值比過去更大,加上期指、窩輪及對沖基金等因素,運作更加複雜,似乎有更多需要注意之處…. 待續…...
0 評論
發表回覆。 |
股票最新業績 00002 中電控股 | 00003 中華煤氣 | 00005 匯豐控股 | 00011 恆生銀行 | 00019 太古A | 00027 銀河娛樂 | 00303 偉易達 | 00386 中石化 | 00405 越秀房托 | 00709 佐丹奴 | 00823 領展房產 | 00900 Aeon信貸 | 00939 建設銀行 | 00945 宏利金融 | 01177 中國生物製藥 | 01359 中國信達 | 01800 中交建 | 02007 碧桂園 | 02318 中國平安 | 02388 中銀香港 | 02328 中國財險 | 02777 富力地產 | 02800 盈富基金 | 03988 中國銀行 | 06033 電訊數碼 | 06823 香港電訊 | |